Q站资源网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最近更新 > 免费资源 > 值得一看 > 正文

成年人的平和,一半来自理解,一半来自算了

作者:zxadmin日期:2022-02-18 18:37:15浏览:1057分类:值得一看

到了一定年纪,我发现大悲大喜都不是真正的快乐;情绪的巨大波动之后,往往伴随着更大的空虚和迷茫。

后来我想做一个温柔的人,那种对全世界都温柔的人,做那种从容、恬静、不争、不悲不喜的女子。


但后来我发现,在现代社会的节奏中,做个温柔的人真的很难。我可以在早起的日子里对阳光温柔,看它洒满窗前,而不抱怨一天的烦恼的工作。

我可以在午休的时候,对窗外的木兰花温柔,不去埋怨永远没有时间从容地吃精致的午餐,相伴的只有快餐盒饭;我可以在晚上的时候对柔软的被子和枕头温柔,不去想微薄的工资和极不相称的工作强度。

但是当我周末买好了高铁票准备去心仪已久的城市旅行,却突然收到加班通知的时候;但我熬夜改好了方案,第二天却被要求重做的时候;但我身体不舒服,却有堆积如山的工作,不能请假的时候。

我承认我一点也不温柔,甚至可以说是面目可憎。我也在收到加班信息的时候骂骂咧咧;在被领导批评的时候,心里咒骂他的苛刻;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,一点就着的乱发脾气。


原来做个温柔的人真的好难,难得我们要抵御生活的刁难,要承受经济的压力,要面对孤独的人生,还有他人的不理解,自己心态的随时崩溃。

原本想把日子过成诗,最后却把生活熬成了汤,整天在生活的熔炉上煎熬,咕嘟咕嘟地冒着泡,时而苦涩,时而无奈。

后来我想生活大概不会对温柔的人手下留情吧,都说迷茫的时候就多看书,所以我看了通俗的心理学书籍《被讨厌的勇气》这本书,还真的找到了生活的答案。

成年人的平和,一半来自理解,一半来自算了

书中的一个观点,彻底的颠覆了我的认知,它说:

如果将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“创伤”这个借口。一味地找原因,纠结于过去,就会陷入“决定论”,仿佛命运已被“过去”决定,无法更改。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,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。
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这本书改变了我看世界的角度,因为看世界的角度变了,所以结论也就变了。

我依旧面对两点一线的工作和生活,依旧面对着孤独、挫折、悲伤,有领导的刁难,有生活的困苦,有人际关系的烦恼,但是我像《被讨厌的勇气》这本书所说的一样,我赋予了它们和以前不一样的意义。

我不想做一个温柔的人了,我去做一个平和的人,对所有客观的经历,尽量赋予积极的意义,如果做不到,也学会接受和认可它的发生。

成年人的平和,一般来自理解,一般来自算了。

工作的压力,领导指派的任务,我不再归结为自己年少的不努力,不再抱怨领导的故意刁难,而是把它当作一种历练,当作经验积累的途径,当作试手的机会。


工作忙碌也好,辛苦也好,应该感谢它给了我一份稳定的收入,从而有了基本的安全感,不用担心房租没有着落,不要连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不舍得买。每天都能够安然入睡,因为明天还要上班,还要去工作,而月底有工资,这何尝不是一种动力和期待。

而对于那些不能改变的事实,突如其来的变故,也知道抱怨本身并没有用,反而有害,不如坦然接受,寻找新的意义。

这就要提到《被讨厌的勇气》这本书的“目的论”这个概念了。书中说到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,只是我们有时候意识不到这个目的并不好。


就像发火的目的是表达愤怒,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不满;哭泣的目的是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悲伤,得到理解和帮助。但其实很多时候,发火并无法改变对方的决定,流泪也得不到怜惜。

如果我们知道达不到这种隐形的目的,不如不要去做这种失礼的事情,而赋予这件事新的意义。

就像我曾经兴致勃勃的约好一起去旅行,当我订好了机票和酒店以后,特意在放假前完成了所有的工作,期待着一个自由而愉快的假期的时候,却突然接到好友的信息说“单位要求加班,旅行去不了了。”


如果是从前,我大概会从命运到领导,到朋友都抱怨一顿,但是那一次,我只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“没关系,你也太辛苦了,这次就让我来一次一个人的旅行吧。”

事后朋友万分抱歉,并说没想到我那么平静的就接受了。其实我也是懂得了阿德勒说的目的论之后,才做出了那样平和的态度。

因为朋友不能去旅行的事实无法改变,如果我指责埋怨朋友,并达不到她有时间跟我一起去玩的目的,反而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,让朋友更加愧疚,这不是我的目的,所以不如坦然接受。

所以,希望你如果做不了一个温柔的人,那么就学会做一个平和的人,弄清楚自己真实的目的,学会理解,或者学会算了,去找寻每一段经历新的意义。

免责声明:
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,仅供学习与交流,请勿用于商业
如有侵权、不妥之处,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
侵权删帖 - 投稿等事物联系邮箱:

暂无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。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

关灯